10月29-30日,四川公信信用服务有限公司出席了首届“信用评分与信用评级”会议(CSCR I)。本次会议以“Bridge the Gap”为主题,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的形式,旨在搭建信用领域学术界和实业界的桥梁。来自国内外高校、银行业、消费金融、征信机构、评级机构、信用信息服务机构等方面近200位专家和学者共聚一堂,聚焦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在风险预测上的应用,以及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和信用风险的影响,探索新趋势、新机遇、新挑战。
本次会议在两天的议程里,一共进行了5场主题演讲、6场线下主题研讨、6场线上主题研讨、36篇学术论文研讨、6场行业论坛、1场圆桌论坛。有来自10余个国家的嘉宾通过网络参与线上研讨,150余名国内嘉宾参与线下交流和分享。同时,29日上午的主题演讲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,有超过1.7万人次在线观看。在疫情影响延期的背景下,首届“信用评分与信用评级”会议顺利召开并取得良好效果。
29日上午国内外学术大咖围绕“信用评分、信用评级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”等话题分享研究成果,发表观点看法。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金融学名誉讲席教授、索罗门研究中心信贷和债务市场研究项目主任Edward Altman以“奥特曼Z值模型的50年:我们学到了什么”为主题进行主旨演讲。Altman教授分别对债券评级、高收益债券市场、新冠疫情与信贷周期等方面进行讲解。他指出,评分体系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,如今最常见的是融合金融数据、宏观经济数据、公司治理数据和人工智能数据的混合模型。他表示,信用研究在全球看来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,并且越来越重要,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。
29日下午,来自西南财经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中国民族大学、中山大学、中央财经大学、首都经贸大学、上海财经大学、天津财经大学、东北财经大学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、吉林大学、贵州大学、西华大学、宁波诺丁汉大学、西交利物浦大学等20余所高校代表,和紫金诚征信、光大科技、新氧科技、金电联行、厦门国信等几十家行业机构代表,共150余名国内嘉宾参与线下交流,针对文本信息与风险、债券评级、金融科技、生存分析、决策科学、公司金融6个主题、21个场次进行讨论。